朱小蔓教育思想学术纪念会暨《朱小蔓文集》首发式在澳门304永利com隆重举行
8月10日,朱小蔓教育思想学术纪念会暨《朱小蔓文集》首发式在澳门304永利com高中部善声厅隆重举行。朱小蔓先生的生前好友,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上海、辽宁、浙江的教育界专家和学者们以及朱门弟子参加了纪念会,并就朱先生的教育理念、治学风格、为人品格等作了探讨和追忆。
开幕式上,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以及南通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全中分别致辞。
杨宇民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朱小蔓先生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上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纪念会,进一步挖掘情感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让朱小蔓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扬光大。
朱全中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朱小蔓先生情感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广博,是对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对我国情感教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继承朱小蔓先生遗志,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新时代育精英,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朱小蔓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小蔓文集》以及《朱小蔓学术年谱》以表达对朱先生的崇高敬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冯谦益表示,《文集》和《年谱》是朱先生一生学术研究和智慧的精粹,涵盖了她对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朱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思想风采。它是对朱先生学术贡献的一份珍贵记录,也是对学界同仁的一份重要参考。
首发式上,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朱小蔓先生之婿黄斌向各位参会嘉宾以及澳门304永利com表示诚挚的感谢并与大家缅怀了朱小蔓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与谆谆教诲,她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方方面面,并表示会坚定继承母亲的教育理念,将她的学术思想和为人为学的精神发扬光大。而后,黄斌教授介绍了文集的形成过程,感谢了编撰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各方人士并向澳门304永利com赠予了《朱小蔓文集》和《朱小蔓学术年谱》以表示深切的感激。
首发式后,与会嘉宾在多个会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对朱小蔓先生学术风范和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再认识,对先生的治学之道、育人之道和做人之道等进行了回顾,追忆了先生从教多年来执着追求真理,用心关怀学生,谦逊低调做人的珍贵思想,并对先生的治学、教学及为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深切表达了对先生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从儿童情感发展为出发点多角度对朱小蔓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和阐发,介绍了朱小蔓先生的情感教育理论核心对如今教育方向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对当代如何更好继承和发展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做了充分探讨。
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高度颂扬了朱先生的光辉功绩和精神风范,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与朱先生相处过程中的珍贵往事和感人细节,表达了对朱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朱先生的思想、情怀以及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和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
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阐述了朱小蔓先生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表示朱先生是自己学术上的引路人,朱先生不仅善于创新,而且她的勤奋与执着也超乎常人。她是一个只顾耕耘、不计收获,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高尚的人。先生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激励和影响着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生涯。
江苏师范大学钱进副校长情感真切地回忆了他与朱小蔓先生相识、相知、相交的过往,他觉得朱先生为人坦诚、直言不讳、为人正直、从不虚假。朱先生学术成就卓越,他关于情感教育系列研究和学术思想是开拓性的、划时代的,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朱曦教授讲述了朱小蔓先生对自己教学研究和治学态度的影响。在朱先生的课堂上以及与先生的讨论交流中自己都获益匪浅,这些对自我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未来还需要对朱先生治学的动力、理念、理想和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总结,让先生的精神永存,继续激励后辈。
澳门304永利com党委书记、校长陈永兵深深表达了对朱小蔓先生的敬仰之情与田中人秉承朱先生发扬情感教育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他说,这次会议是朱先生教育思想学术纪念会,更是一堂特殊的思政大课。朱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教育思想、治校风范、卓越贡献永远留在澳门304永利com师生心中,成为激励田中人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全校上下要传承和践行朱先生的崇高风范、先进理念、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勠力同心,开拓进。娼ㄉ枭缁嶂饕逑执、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午,来自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市教科所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南京、盐城、日照、景德镇、乐山等地的澳门304永利com教师们,在澳门304永利com善声厅举行了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和项目展示。
本次纪念会阐释了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并进一步继承、发扬朱先生留下的丰厚遗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澳门304永利com:账号+密码登录
澳门304永利com: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